金针虫又称叩头虫,是我县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具有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等特点,以幼虫终年在土中生活危害,主要为害种子、幼苗、幼芽,常从作物地下茎部钻入,咬食内部组织,切口不整齐,常不完全咬断;小麦抽穗后金针虫幼虫钻到小麦根部节间内,蛀食根节,导致被害株死亡。成虫喜啃食小麦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一年中,冬前苗期及早春返青期是两个为害高峰。据该站11月3-6日调查发现,我县部分田块当前金针虫发生较重,望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
防治标准:金针虫每亩1000头。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方法: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轮作,消灭杂草,适时早浇,及时中耕除草,创造不利于金针虫活动的环境,减轻作物受害程度。
2、化学防治:在小麦苗期或返青期,每亩使用48%毒死蜱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1500倍药液,顺垄浇灌;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甲基异柳磷1.5-2千克,加细土50千克拌匀,顺垄条施,随即浅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