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出彩濮阳人出彩濮阳人
【孝老子女事迹】为孝乡添彩的人——大屯乡北召市村王孝忠
发布时间:2020/7/20 8:47:48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2020年5月30日,一个美好的早晨。我一路骑行到杂志社。我这次要采访的是大屯乡的孝子王孝忠,我乘坐大屯乡政府的专车一路向北,来到了我熟悉的大屯乡。




    大屯乡的岳金友主任亲自陪同我到北召市三组采访孝子王孝忠。我们去往王孝忠家的路上时,该村的村支书在前面热情地领路。岳主任告诉我,这村里经常出孝子,第一届孝媳是在这一片胡同里住的,第二届是孝媳刘红霞,他们是前后胡同邻居,第三届也就是今年,是王孝忠,也住在这一片。看来这好风气是会感染人的,这附近的人对老人都很孝顺。    



    孝子王孝忠家到了,村支书热情地把我们邀请到了院里,搬来了小桌子、凳子让我们采访用。看到村支书对这个家如此的熟悉,又没有看到孝子王孝忠的贤内助,我心中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俩会不会就是一家人呢?我怕直接去问会尴尬,悄悄地问了一下岳主任,结果他们真的是一家。后来的采访中,我得知了该村的第一届孝媳就是刘艳芬,王孝忠的妻子。夫妻合心,共同孝顺,这是夫妻恩爱的最有力的证明。



    在进入王孝忠家门前,门口有一位坐着轮椅的大娘,后来才得知这是刘艳芬的母亲,也就是王孝忠的岳母。她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常年不离药,虽然能走路,但需要家人的搀扶。女儿就时不时地把她接到自己家中,伺候她一段时间,夫妻两个人共同伺候两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



    王孝忠的老父亲今年已经86岁了,双目失明。王孝忠告诉我:老父亲是家里的老大,当时弟兄四个,家又不富裕,年轻时拼命挣钱,养活这个家。那时就有点看不清,但是不肯花钱看病,拖着拖着,到后来看也看不好了,最近五六年彻底看不见了。看来老人家为儿女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老人家虽然看不清,但是由于对家的环境很熟悉,以前还能拿一个棍子慢慢摸索着走路。前两年不小心磕住了腿,看好后不能走路了。王孝忠在外打工,特别担心父亲,又因妻子是村干部,还得顾工作,顾家,顾孩子,所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工作辞掉,毅然回到了家,专心照顾父亲。一个瘦瘦小小的中年人,瞬间成为了侠骨柔情的大男人。



    王孝忠有两个妹妹,一个家在新乡,一个家在濮阳,虽然不能常常回来,但也是有时间就回来看望自己的老父亲。本来二妹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郑州上班,但是为了更方便照顾父亲,就找关系调到了濮阳,每个星期都会陪老人聊聊天,说说话。人年龄一大就特别需要亲人的陪伴,王孝忠一家人都做得特别好,兄妹之间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现在在农村种地的王孝忠,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倒尿壶,背着父亲上厕所,给他倒水洗脸。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老父亲。天气热了,就用毛巾给父亲擦擦身体,经常换洗一下衣服,还经常给父亲泡泡脚。因为推着轮椅不方便去给老父亲理发,于是就自己买了一个推子,尝试着学理发,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用坏了两个推子,但理发技术也越发熟练和高超了。在农忙之余,推着父亲去村里散散心,还给父亲买了两三个放唱机,让老人听听戏和说书之类的,陪父亲解闷。天冷时,怕老人因为双腿不会动,不方便盖被子,就常年地陪着父亲睡在一间房里,半夜经常起来给父亲盖好被子。一个大男人能做到如此细致地照顾老人,实在不易。



    老父亲毕竟年龄大了,身体特别不好,只要住院至少十天半月的,都是王孝忠一个人伺候,无人替换。2018年,因为心脏病、腹积水住院,咱们县人民医院都不敢接收,当即就转到了濮阳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没白天没黑夜的,王孝忠整整照顾了半个月;还没多久,又因为磕住了腿,再次住进了濮阳市人民医院,又是十几天,王孝忠衣不解带地伺候着老父亲,无怨无悔。



    老人特别爱吃烧饼,每次专门去韩村至少去买十元钱的;老人不知道白天和黑夜,怕饿住了老人,就在床边放了很多鸡蛋糕;老人没有牙了。为了方便老人吃,还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经常打鸡蛋穗儿,做面糊给老人吃。全方位服务老人。



    大屯人的孝顺、和谐,乡领导的热情、周到,大屯乡的美丽,整洁,都在为我们的孝乡添彩。愿我们清丰早日打造好属于自己的名片,让“中国▪孝乡”被更多的人了解。


    文/赵淑娟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