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丰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总体目标,构建“政府主导、市监牵头、部门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深化全县“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工作,助力营商环境更优化。
一是夯实执法基础,完善监管体制。成立了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研究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细则、抽查指引、抽查计划、事项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完善执法人员名录库、检查对象库,联合执法相关工作要求等,为监管行为提供了制度引领。目前,全县29个行业主管部门在各监管领域分工负责,通过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构建了覆盖242项抽查事项清单、1035名执法人员的检查人员库、4.5万户经营主体的监管对象库,形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强化协同合作,织密监管网络。在全县执法单位中首创,全市率先开展跨区域联合监管,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开展跨区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联合濮阳市华龙区、河北省魏县等距离相近县(区),签订合作协议,搭建抽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形成“资源共用、协调配合、综合监督”的工作机制,打破传统属地监管模式,有效避免了地域保护、人情执法等问题,确保联合监管在阳光下依法依规有序运行。至今,聚焦机动车检验检测、特种设备安全、食药安全等民生关注热点,开展联合检查4次,检查监管对象15家。
三是深化联查制度,拓宽监管维度。在全县开展“一业一查”部门联查制度,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的同一监管对象,开展“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综合检查;对涉及多个监管环节的同一监管对象,实施“全程闭环、无缝衔接”的联动监管。通过多部门、多环节联手,统一监管目标、标准、程序等,强化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今年全县共制定‘一业一查’部门联查任务42条,市场监管系统本部门的抽查任务40条。
四是用好信用分类,提升监管效能。实行“信用分类+双随机融合”监管模式,将市场主体风险等级、信用水平按照4个等级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减少抽查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加大抽查频次。实现监管方式从无差别、粗放式向差异化、精准化转变。至今,全县29个部门按照信用分类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累计抽查598次,抽查检查对象6000余家,问题发现率显著提高,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