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有巍峨的群山、纵横的河流、广袤的草原、辽阔的海洋,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经济基础、社会风俗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也各具特色。各区域立足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长,对支撑和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着眼全国“一盘棋”,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谋划发展大格局,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了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且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2021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24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则超过全国的40%,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同时,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等五个产粮大省2021年的粮食产量达到5607.8亿斤,超过全国40%,有效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任务。这不是让不同区域“齐步走”,更不是让不同的区域实现“一样化”,而是要发挥各区域优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大力度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不断缩小各区域间发展差距,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为此,我们要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扎实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同区域要按照主体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各显其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本期特约专家:贾若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