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九,清丰县纸房乡张二庄村休闲文化广场依托赶庙会习俗,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宣讲进庙会 党的精神入人心”活动,把宣讲讲台搬到庙会大集,让周围群众在赶大集、狂庙会的同时,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
农村大会,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原本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后来慢慢的城市中的庙会几乎没有了,只有几个很少的城市形成了大的庙会。而更多的庙会,慢慢的在农村地区保留了下来,因此在农村,赶集和庙会成为了农民的一场盛会,对于在家劳动的农民来讲,很少有可以休息的时候,除了重大的节日之外,就剩下庙会了和赶集了。现在很多地方赶集和庙会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之前的庙会的主要形式在很多地方保留下来,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好多地方的庙会已经没有了寺庙的存在,而到了这天,张二庄村的人们依然会按照庙会的形式进行摆摊交易。县首席服务员晁豪在支部书记张成方、网格员王静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一一到村里的每一地方进行宣传党的政策和服务,把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到群众身边。每到一处给大家讲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农业发展的方向,不时传来阵阵叫好。
对于农村里的大人们来讲,庙会相当于是一个很大的节日盛会,与小孩子不同的是,大人们需要准备的是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从各地赶来的亲朋好友。因为这是一个村子里的大事,所有这个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会邀请自己的亲戚和非常要好的朋友来自己家里做客,最重要的是来自己村的庙会来玩,很多人们会以自己村的庙会规模大小来炫耀,如果规模越大,他们就越自豪,支部书记张成方说。
张二庄每年一次的大会,本职功能还是用来交易和买卖东西。在农村地区可不像城里那样繁华,很多东西平常是没有机会买到的,只有到了大会,各地的商贩聚集到这里,才会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出现,因此无论男女老少,在这天都会走上街头,来参加大会,长长的街道上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当然不同的也有不同需求,对于小孩子来讲,逛庙会的意义就在于买玩具,和买零食。周围村里的小孩子大会这一天能来来回回十几遍,一天下来每个人都累的走不动了,不过大家依然是乐此不疲,乡包村李海亮主任说。
一边热热闹闹赶庙会,一边聆听党的“好声音”。村西村东,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网格员向群众发放学习手册,并用“拉家常”的方式,面对面宣讲党的政策等内容,你一句,我一句,用乡言乡语的“土味”宣讲模式,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聊变化、谈民生、话心声。
而农村的女人来讲,她们的需求就是给自己小孩子和丈夫家人买衣服,平常没有时间逛街的妇女们在今天有足够时间来购买。于是在庙会上到处充满了砍价交易的声音。直到夜幕降临才慢慢散去。农村男人们在这天的需要买的东西则是一些与平常农业劳作相关的东西,比如,农具,还有一些大型的物件,另外,在庙会的最边上,就是一些牲畜的交易市场,在这里聚集的各式各样的牲畜交易者,常见的都是农村的猪,牛、羊、鸟、驴等等动物,大部分人是卖的幼崽,农民们买回家后就喂养在院子里,等到过年的时候卖了补贴家用,或者宰杀了食用,村民田九钦说。
“以前我们生活不便、交通不便,如今我们家家通了自来水,道路实现了户户通,去县城的大公交也非常方便,出门就能坐上车,生活不比城里差!”村民张建勋说道。“现在种地也比以前轻松多了,都机械化了,又省力又省时还省钱。”
截至目前,清丰县纸房乡利用庙会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真正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筑牢思想基础,助力清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