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宣教文化宣教
家教润心 成长同行——清丰县妇联致全县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4/5/16 13:29:14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古往今来,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建设好家风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良好的家风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引导,值此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我们想以“四颗心”为主题与各位家长交流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颗心是“爱心” 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请家长朋友与学校密切配合,合力推动“双减”落地,拒绝培养“鸡娃”和搞题海战术,还孩子接触自然解放天性的机会和放学回家灯火可亲的期盼。教育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避免加重孩子学习负担,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注重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带孩子阅读经典、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加强艺体修养,促进身心健康。经过调查,我县有三百余名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作为他们的父母,即使不能与孩子经常见面,也要在工作之余时常与孩子打电话、开视频,与孩子交流沟通近期的生活学习情况,关心孩子发展、关注孩子成长。同时,也呼吁大家为社会中的留守困境儿童带去温暖和爱心,积极参与到“爱心妈妈”行列中来,发挥自身特长和行业优势帮助引导、关心关爱这些身处困境中的孩子们,与他们心手相牵,用爱心善举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颗心是“耐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家长朋友们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多花些耐心帮助孩子,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严慈相济,营造温馨和谐民主家庭氛围。尊重理解孩子,每天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心声,关注孩子感受,多赞赏、多鼓励,少责骂、少施压,成为孩子的贴心人、好朋友,让家成为孩子最有安全感的温暖港湾,让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传承优良家风、养成良好品德、培育文明风尚。

第三颗心是“信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对孩子充满信心,是让孩子自信最重要的因素。孩子取得了成绩,父母及时鼓励;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及时教导;孩子分享生活琐事,父母认真倾听。从每一件小事上给孩子树立信心,以及充分相信孩子,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教育好孩子,能够把孩子教育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第四颗心是“匠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育儿先育己,合格的父母不是天生的,请家长朋友们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读书、网课、与育儿经验丰富的父母交流取经等方式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父母共同参与,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用对生活的饱满热情去影响孩子,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引导孩子,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小立志成成才、立德成人。在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身教”比“言传”更加深入人心。所以,在孩子面前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热爱祖国、勤劳勇敢、文明素质、勤俭节约、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以一颗“匠心”提升自己,引导孩子。

怀揣这“四颗心”,让自己变成“别人家的父母”,让孩子长成“别人家的孩子”,让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传承优良家风、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最后祝愿大家生活愉快、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