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名片
费琦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车队的一名汽车司机,也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 1993年到集团车队工作至今已20多年,一直奔波忙碌在一线服务集团的各项工作。2月24日,他作为河南省赴武汉疫情防控摄影报道小组成员逆行武汉。在武汉的38天里,他充分发挥专业司机技能特长,克服困难、起早贪黑、不怕苦累地为小分队服务,行程3500余公里,圆满完成了摄影小分队的交通保障任务。
逆行武汉,奔波难忘的38天
费琦
费琦在调试辅助灯的强弱
2月23日晚上10点30分,我突然接到了集团车队队长谢方的电话,说需要一名司机开车去武汉,保障摄影报道小组的采访交通。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候就应该往前冲,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说:“我去,保证完成任务!”
24日,我带上行李离开家门时,匆匆与妻子告别,怕妻子担心,告诉她是去信阳出差,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很安全。
费琦在给记者打补光
据报道,当时武汉疫情还是相当严重的,但具体什么情况也不太清楚,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下午4点,拿着单位开的介绍信,我和广电集团的巴师傅各开了一部车上高速一路向南。当车驶入湖北省界时,越往南走车辆越少,只有我们两辆车在前行,心情也和当时天气一样变得有些阴沉。到了府河收费站下高速,这时我才感觉到武汉真实状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晚上9点多,进入武汉市地界,一路上见不到人,只能看到120救护车和民生保障车,心里着实有点发慌,10点多到达驻地水神客舍宾馆,刚刚进到房间,我就接到了集团办公室主任张立新打来的电话,询问我到了没有,他再三叮嘱我,在武汉疫情一线,一定要做好防护,配合记者们完成这次光荣的采访任务,平安返回!简单吃了几口泡面,就接着接到通知去一楼大厅开会,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次来武汉要做什么——给全国援助武汉的医护工作者拍一张摘掉口罩的照片。
费琦在记录拍摄队员的名单
2月25日,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用酒精把车内全面彻底消毒,正式开始了工作。第一个拍摄对象是,工作在雷神山医院的、来自辽宁的援鄂医疗队。到了医疗队驻地,我停好车,便帮助摄影记者卸装备、安装灯架。当看到医疗队员们一个个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我的心颤抖了,他们原本光滑洁白的皮肤被勒出了一道道压痕,那压痕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们拍照时的笑容是最美的笑容,带着骄傲带着自豪,更带着职责和使命,他们才是真正的逆行者。正是因为他们不顾自己安危,奋斗在抗疫在一线,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守护了人民健康,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费琦在用手机电筒补灯光
跟他们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只有努力工作,配合摄影记者为他们拍好肖像,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因此,每当记者拍照时,我就在旁边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调整灯光位置,找到最佳效果,做好拍摄登记,组织医务人员有序拍照。
武汉期间,摄影小分队先后为河南、宁夏、广东、上海、湖南、江西、黑龙江、重庆、天津、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援鄂医疗队的6500多名医护人员拍摄了肖像,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费琦与河南急救转运队队员合影
在武汉奔波的38天里,我每天早上出车前全车消毒,晚上不管多晚回到驻地再次全车消毒,从医疗队驻地出发时也要消毒,每次接到拍摄任务时,都做足功课,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尽快安全到达目的地。到达拍摄地点,我积极搬运器材、安装机架、摆放灯光……,不知不觉,自己都已经成了技术熟练的摄影助理了。
返程前照的全家福
历时38天,赴武汉战疫报道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经历,洗涤了灵魂、磨练了意志,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时下,花在争相开放,满眼春色。我真心地祈祷这场疫情早日结束,人们能够摘掉口罩、走出家门,徜徉在秀美的鲜花绿草中……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