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大力实施『党建+持证就业』技能提升工程
今年以来,清丰县积极发挥党组织领航优势,围绕食用菌、红薯等特色产业,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力实施“党建+持证就业”技能提升工程,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群众参与的技能新格局。
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257人次,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3.12%,其中补贴性技能培训4155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2.39%;发放“五类证书”7904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7.05%,其中高技能人才1811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3.12%。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工作基础。始终把就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和重点性工作,推进党建与持证就业深度融合,不断延伸党建引领就业工作触角。加强组织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统筹做好本行业(系统)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和发证工作,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部门协同、合作推动的工作格局,高质量推进“党建+持证就业”工作。健全工作体系,出台《清丰县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在全县实施“党建+持证就业”技能提升工程的意见》等,逐步建立县政府统筹抓、部门协作抓、乡镇直接抓、村企具体抓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健全县乡村企四级培训就业台账,以技能培训带动稳定就业,助推乡村振兴。建立考核机制,将技能培训情况纳入县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作为行业部门、乡镇、村、企党组织书记抓民生实事的首要任务,纳入各级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订《清丰县2022年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实施细则》,将2.5万人的培训任务分解给25个县直部门和17个乡镇政府,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比武”工作机制,成立督查专班,定期对责任单位及各乡镇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党建+持证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以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强力打造技能品牌,围绕清丰家居、食用菌等主导产业,打造“清丰木匠”“清丰食用菌”;聚焦现代服务业,打造“孝乡康养”“孝乡家政”;传承和弘扬清丰餐饮文化和孝道文化,打造“清丰烧饼”;聚焦电子行业和信息业,打造“清丰电商”等技能品牌。灵活培训形式,坚持以技能培训需求为导向、以持证就业为核心、以企业为依托,实施技能培训;申请备案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8家,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评价326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7人;深化校企合作,推出“群众点单、机构下单、政府买单”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县财政资金和统筹部门培训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及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等多种方式,对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优先支持,应保尽保。
拓展就业路径,实现多点开花。以破解就业难题、推动创新创业为重点,多形式搭建服务平台载体。
通过政策宣传“面对面”,加大《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技能大培训、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能力大提升”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县直单位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和企业首席服务员作用,广泛宣传动员,做到培训对象一个不漏、就业任务一个不少。通过管理服务全方位,成立全县“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办公室,建立县乡村企党员四级“党建+持证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培训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发挥党组织引领、党员“双带”作用,引导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实行培训一人、持证一人、就业一人。通过持证就业智能化,利用“互联网+就业”平台,依托网络培训视频系统对参训学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构建起“培训+持证+就业”的全程服务机制,形成了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服务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原载于《濮阳日报》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