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纵横新闻纵横
俯身孺子牛 仰首摘桂冠——清丰县荣获国家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
发布时间:2022/10/18 10:55:07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2022年10月14日,对于清丰县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清丰县作为濮阳市唯一、全省五魁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首批国家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这是清丰县农业农村部门继国家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国家级红薯产业强镇(韩村镇)之后,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清丰县被评为国家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是偶然更是必然,是努力奋斗的结果,重点是体现了孺子牛的勤劳奋斗和一股子向上争的“牛”劲。

一、老“牛”勤起来,以实干聚合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清丰县充分发挥“牛”的实干精神,重于干、敢于干、勤于干,围绕农业主业,农村繁荣职责,农民富裕目标,紧盯目标不放松,咬定青山不松劲,同舟共济一条船、齐心协力一股绳、五湖四海一条心、模范带头一杆旗,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项难题,讲技术服务不求群众口碑,讲勇于奉献不求个人利益,以实际行动示范带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群“牛”拱起来,以合力创新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清丰县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示范工作呈现如此成绩,得到国家的认可,“众人拾柴火焰高”。“稳下来了”。“粮食稳则天下安”。2019年以来,新发展高标准农田24万亩,粮食产能持续提升,清丰县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55万吨以上,端牢了自己的饭碗,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富起来了”。突出产业强县、特色富民,强力推进食用菌、红薯、辣椒、叶菜“三色农业”发展,全县发展食用菌2000万平方米,工厂化生产及装备智能化全国第一;种植红薯10万亩,鲜储能力4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脱毒红薯育苗基地。发展叶菜种植5万亩,辣椒10万亩,三色产业年产值47亿元,带动脱贫户2980户,鼓起了群众腰包。“美起来了”。近年来,累计修建农村公路230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大力实施“气化清丰”工程,503个行政村实现天然气“村村通、户户用”。实施“水润清丰”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丹江水全覆盖,实施“6+4”工程,引入北京环卫集团,推行乡镇环卫一体化,加强污水处理场建设,实现县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和日产日清,美丽了乡村,老村庄穿上了新衣裳。“法治水平高了”深化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党建+管理+治理+服务”全科网格化管理模式,启动实施“娟子式调解员”培养计划,先后荣获“全国矛盾化解示范县”“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河南省矛盾化解示范县”。

三、头“牛”引起来,以高远求支撑

老马识途是归路,头牛实干更谋远。清丰县委县政府酒香也怕巷子深,赴省进京,奋力“叫卖”,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市委主要领导高瞻远瞩,准确定位,依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机遇,依据清丰的发展瞻望,希托清丰的示范影响,统筹考虑,将清丰县作为全市唯一推荐上报争创国家级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清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依势就势,借势发力,牛劲韧发,将示范县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全力抓,抓全力,实行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双组长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三次赴省进京,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对接,工作成绩和成效得到认可,酒香飘出巷子来。

四、智“牛”动起来,以现代谋长效

有认可,有作为,有动作。清丰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以乡村振兴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引领,以万邦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线下、以大地密码、小农丫等线上、以微信、网红等为现代方式相结合,突出产业富民强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依托,重点实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乡村公共服务保障工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26个项目,投资46.7亿元打造一条具有农业大县特色、符合平原农区实际、代表乡村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乡村振兴清丰之路。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清丰人牛的干劲,牛的冲劲,必然能闯出牛气的乡村繁荣,牛气的清丰新景。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