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纵横新闻纵横
“人人建言献策,齐心共谋发展”!这些“金点子”,真心赞!
发布时间:2021/10/29 10:16:29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编者按


开展“人人建言献策,齐心共谋发展”活动,是市委、市政府问计于民、集思广益,理思路、解难题、树目标、定措施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我市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举措。根据我市《关于开展“人人建言献策,齐心共谋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室选取了一批优秀建议予以刊发。

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台前段通水复航的建议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魏志峰

京杭大运河台前段是河南省境内唯一一段京杭大运河,全长12公里,流经夹河乡、吴坝镇2个乡(镇)10个村庄。自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共通航600余年。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将台前县列入核心区;2020年1月,《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将濮阳列入大运河七片区之一,将台前县列入核心区并定位为“京杭遗韵、运河咽喉”。该项目已列入《河南省“十四五”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濮阳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对此,台前县、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交通运输部中交水运科学研究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对接,对京杭大运河台前段通航线路进行研究,聘请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台前县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初稿)。

建议一:尽快研究上报省政府,争取对京杭大运河台前段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的支持,并加强与山东省的沟通协调。

建议二:积极争取纳入交通运输部内河航运规划,确保京杭大运河通航路线在台前县通过。

建议三: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航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对通航运输需求、航运用水、穿黄工程、通航线路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论证。

建议四:县、乡两级政府要做好现状遗址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并与梁山县等周边县做好工作衔接。


打造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议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鲍慧华

对标市八次党代会“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提出的发展目标,围绕由区划边缘变区域枢纽、开放前沿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我市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建议一:以提升区域交通条件为切入点,联合沿线省、市,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汇报对接,研究线路规划方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实施太原—安阳—濮阳—菏泽—徐州高铁、衡水—濮阳—潢川高铁等重大区域交通工程,进一步提升濮阳区域交通能力。

建议二:以加强区域协作为关键点,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菏泽、聊城、安阳、鹤壁等周边地市的沟通对接,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文旅融合、环境保护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发挥冀鲁豫边区红色资源优势 促进濮阳市全域革命老区振兴的建议

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刘合捧

冀鲁豫边区成立于1940年4月,区党委、行署设在现在的开发区胡村乡西王什村、华安办安庄村,时辖4个地委。1944年年底成为“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时辖13个地委,116个县,人口2000万。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均为一类革命老区县,我市也是全省唯一全域革命老区省辖市。建议我市深入挖掘开发冀鲁豫边区红色资源,在全省形成“南有鄂豫皖大别山、北有冀鲁豫大平原”的格局。

建议一:编制发展规划。科学编制濮阳全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濮阳等冀鲁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文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把冀鲁豫革命老区纳入国家革命老区规划,为申请政策、项目创造更有利条件。

建议二:筹建边区烈士陵园。以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标准,规划建设冀鲁豫边区烈士陵园,按照“集中管理、应迁尽迁”的原则,迁移全市范围内散落烈士墓冢,同时有序接受冀鲁豫边区烈士入园,所需土地指标、资金等,由地方、军队共同争取中央、省支持。

建议三:成立冀鲁豫边区抗战研究会。依托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加强与八路军研究会、鲁西抗战研究会及将帅革命后代的联系,突出平原地区根据地的特点,研究提炼冀鲁豫边区精神,丰富河南红色基因精神图谱。


加快濮清融合发展的建议

清丰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赵勋强

市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打造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的战略部署,将进一步推动濮阳提升城市能级和区域发展竞争力。落实这一战略目标,加快濮清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建议一:坚持濮清空间规划一盘棋,以马庄桥镇、固城镇、柳格镇为主体,统筹规划濮范高速北、开州路东、G106西、G342南核心片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现濮清互联互通、错位融合发展。积极打通濮上路、金堤路、金濮路、文明路、盘锦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建议二:依托万邦农产品交易中心、清丰国家家居博览中心,建设家居、冷链、电商、装备物流产业园,打造省际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布局中央厨房、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形成与濮阳工业园区、清丰县产业集聚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产业新业态。以崛起运动健康城项目为依托,高起点规划发展濮清快速通道以西、开州路以东,以医疗、康养、休闲、娱乐为主的高端生活、居住、休养板块,打造三省交界的海绵、韧性城市建设样板区。

建议三:充分发挥指挥部指挥长、产业链链长、商会会长“三长制”作用,建立健全濮清融合发展定期会商机制、规划协同机制、产业延链补链机制、资源要素统筹机制,争取市县高端人才、有利资源高效聚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把濮清融合发展打造成市区“北进”的新样板,成为带动濮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建议

南乐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王建国

物业管理问题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

建议一:按照《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动员引导各小区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协助物业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维护业主正当权益。

建议二:组织开展物业综合评比整治,建立优质物业管理企业库,筛选一批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群众满意度高的企业入库,为建设单位和业主委员会择优选择提供参考;将社会形象差、服务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的企业拉入“黑名单”。

建议三:探索“智慧物业”新模式,建设智能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开发智能家居、智能公共设施、智能停车等物业服务应用,实现小区管理服务智能化、信息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台前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李洪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河南省提出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战略定位。黄河流经我市濮阳县、范县、台前县三县,河道全长167.5公里,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1%。我市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建议一:将黄河生态带、滩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处理好黄河防洪与滩区开发、生态改善、群众致富之间的关系,实现黄河防洪保安全、改善生态优环境、助力群众奔小康的共赢。

建议二:推动我市沿黄三县与山东郓城、阳谷、东平等县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监测监管、应急处理、常态化执法等污染联防联控和跨区域生态项目共同投入机制,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利用,联动实施黄河流域水生物资源保护和恢复工程。

建议三:探索推进我市与周边相邻市、县规划衔接、产业对接、交通互联、文旅共兴、创新合作、开放协同、民营经济跨区域兼并重组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推动资源有效利用和深度融合开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将黄河等文化元素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的建议

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 郭海燕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最有代表性的形象标识。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河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丰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将这些文化元素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建议一:打造文化地标。西水坡遗址是我市具有唯一性的文化资源,也是特色最为鲜明的文化资源。在原址基础上建立西水坡国家龙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定期举办龙文化活动。

建议二: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以将军渡、郑板桥纪念馆、古村落等文化元素为基础,挖掘内涵,形成有史可考、有景可观、有典可陈的人文景观。

建议三:将黄河、杂技等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嵌入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增强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识别度、认同感和归属感。


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的建议

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 李连成

建议一:做好规划保障。因地制宜编制乡村规划,统筹协调乡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安排农村土地开发利用,将乡村规划编制与“一户一宅”、乡村振兴试点等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建议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路路网、污水管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加大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力度,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议三: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选择一批懂农业、懂市场的党员干部任农业产业项目指导员,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引导农业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加强手工艺非遗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建议

陈氏通草浮雕传承人  陈军

清阳麦秆画总经理  范路安

建议一:加大扶持力度,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向手工艺非遗项目倾斜,特别是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融入现代科技,提升手工艺人从业水准。

建议二:增加对外文化交流,帮助企业开拓文化市场,将麦秆画、陈氏柳编、郭庄灯笼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指定产品,大力传承弘扬濮阳特色文化。


建立濮阳人才回归“绿色通道”的建议

群  众

建议借鉴山东、四川等地先进经验,出台异地高层次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人员调动入濮政策,开设人才回归服务热线、“绿色窗口”,按照身份相符、平行流动、人岗相适、专业对口的原则,开展异地调入工作。


鼓励引导广大市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群 众

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议学习山西忻州等先进地市经验,设立便于市民参与的网络问政平台。开发“随手拍”等类型APP,可设问题反映、文明瞬间、排行榜等板块,市民通过小程序上传城市建设管理、市民文明行为、生活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秩序、窗口行业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意见建议及突出亮点,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市民多方参与社会监督治理新格局。


打造濮阳特色城市文化的建议

群  众

建议一:建设“环龙湖文化圈”。以龙湖龙山为景观载体,建设以龙主题文化园、龙湖小镇、龙山文化带为主景点的环湖文化风景圈。

建议二:面向社会征集濮阳城市市歌,唱响龙城精神。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