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纵横新闻纵横
经济新常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发布时间:2015/3/24 10:15:09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中国经济新常态专家系列谈之六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表现是经济发展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其次是我国经济增长将真正实现结构转型;另外,经济增长将更加看重创新。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判断,我国的工业化高潮已经基本结束,创新和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互联网是我国最具创新能力的行业,也是我国最具潜力赶超美国的行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壮大无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数的机遇。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是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这为我国的产业和技术升级指明了方向。中国经济的基础仍然是制造业,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带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融入制造业,为制造业增加新的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数据来源:宾州世界表9.0(PWT9.0) 

  比较战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地区)和那些至今还陷入其中的国家(地区),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情况。战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13个国家(地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高储蓄、高投资、较高的教育和健康水平、有利的人口结构、较为平等的收入分配、稳定的宏观经济、稳定的政治环境。关键是,它们都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产品占出口的比例很高。相反,那些失败的经济体更多是因为过早地发生去工业化,制造业没有在世界上建立竞争优势。

  下图显示了成功经济体和失败经济体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到,在失败经济体当中,制造业比重在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就开始下降了,之后虽然略有回升,但始终没有超过20%;成功的经济体表现刚好相反,它们的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直到进入中等收入20年之后才开始下降,但即使是到30年之后,它们的制造业比重也没有低于25%。

  由此反观我国,我们应该为我国重视制造业而庆贺。我国的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运输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长期维持在40%以上,到2001~2010年间更是接近50%。由此可见,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否定的。

  因而,我们的产业和技术升级要以加强制造业为核心。在这方面,韩国和德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韩国都是战后发展中国家中的优等生。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进程,今天,它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仍然保持在30%以上。德国是发达国家当中最勤劳的,它的制造业至今仍然雇佣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德国企业不追求从0到1的创新,而是执着于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改进,由此牢固地占领了机械制造、汽车和化工等传统领域的高地。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一方面,企业已经意识到,靠廉价劳动力和外延式扩张不仅不可能再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可能导致企业被淘汰;另一方面,快速工业化为我国积累大量的资金,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事实上,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寻求技术和产品上的更新。

  在新常态下,互联网焦虑可以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德国再一次为我国做出了榜样。为了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其核心是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实现灵活生产、零库存和互联网营销,一句话,就是实现“云端制造”。目前,我们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互联网已经开始尝试探索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我国的制造和运输等传统产业一定能飞上云端。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