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丰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法治思维精准改革创新,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全面发挥司法行政系统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职能作用,极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稳预期,营造稳定的制度环境。对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有关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力度,严格审查文件中是否有上位法禁止性规定,限制或者约束企业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经营负担的内容。加大对有关涉企规范性文件的修订清理,加强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商务局等部门的沟通交流,清理废止我县乡(镇)级以上政府及所属部门制定出台的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提升涉企决策的法治化水平。截至目前,共清理涉企规范性文件4件,切实从制度源头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利长远,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在涉企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七最”工作法。有效解决过度执法、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协同监督“1333”模式。发挥纪检、检察、司法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组建行政执法督察组采取平时督察、专项督察和联合督察,及时对执法行为和执法过错进行纠正。创新行政争议化解“1342”模式。把牢预防、预警、诉前、判前四个关键节点,避免行政过错、减少行政争议、降低行政败诉。持续擦亮人民调解“1133”清丰品牌。围绕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发挥专业性调解组织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化解,截至目前,共调解成功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188件,涉及财产金额744.7万元,切实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惠民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聚焦企业法律需求,在浙江、江西、京豫商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企业开展义务“法治体检”,积极接待涉企法律问题来访来电咨询,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纠纷答疑解惑。组织协调普法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园区、企业一线,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与民营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利用抖音、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涉企普法信息75余条,累计发放法律知识读本和宣传品3000余份。有力有效推动“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来源:清丰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