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平安建设
清丰县法院、司法局召开诉调对接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8/5/17 11:23:41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5月16日上午,清丰县法院、司法局召开诉调对接座谈会,清丰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韩军、清丰县司法局局长杨永超、清丰县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亚娟、法院诉调对接负责人、司法局基层股、乡镇司法所长等参加了会议,县委政法委综治办主任弓晓方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司法局局长杨永超主持。

    座谈会上,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亚娟详细介绍“1+2+3+N”清丰诉调对接模式以及入住综治中心的民事速裁团队的概况。诉调对接中心主任董丽红简要介绍了诉调对接中心的职能和特点。各司法所所长从缓解审判压力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充分认识了诉调对接工作,同时对人民调解员如何培训、诉调如何对接、文书如何规范以及经费保障提出了相应建议。

    司法局局长杨永超指出召开诉调对接座谈会既为制定诉调对接方案提供参考意见也为诉调对接动员会打下基础。杨永超局长对进一步深化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履行法定职责。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局职工的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中央文件中有关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的新意见,全面认识诉调对接工作中法院与司法局双向对接内涵。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力量,业务水平均衡化。加强调解员的业务培训,聘请专职律师顾问、心理咨询师,打造专业化调解队伍。推行网上办公、网上交办、网上对接,综治成员单位信息共享,高效化解纠纷。三是改革调解机制,加强流程管理。按照中央新要求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协会,打造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实行法律工作者、律师包村制度,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四是建立访调诉联调机制,指挥民调系统与信访、审判系统网络对接,实现案件自动交办、督办、协办。五是做好调解工作,树立好形象。司法所长逐渐年轻化,要积极学习专业法律知识和资深调解员的工作经验,打造专业化调解队伍成为矛调的中间力量。

    县委政法委综治办主任弓晓方指出诉调对接中心开创适用的“1+2+3+N”清丰诉调对接模式,打造网格化立体式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使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关协调、经费、流程机制等问题,县委政法委综治办协调综治成员单位共同谋划,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共同谱写平安清丰最美华章。

    清丰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韩军指出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对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有了新需求,清丰县法院依托县综治平台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各综治成员单位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构筑网格化立体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为全县平安建设贡献力量。韩军院长对进一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提出五点体会:一是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枫桥经验”提高调解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打造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二是认真履职。司法所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平台,司法所所长对民主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功不可没。诉调对接工作中司法确认程序既可以巩固矛盾调处结果,也维护人民调解工作权威。三是加强协调。“1+2+3+N”的诉调对接模式,需要发挥各综治成员单位以及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的全部调解力量,共同构筑网格化立体式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四是注重创新。新时代人民调解员既要传承发扬在传统调解中的好做法又要顺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诉借助调的调解力量,调需要诉的司法保障,使诉调对接工作更紧密。五是保证实效。诉调对接中心建设使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注重实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社会和谐,使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深度探索。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