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2月初,召开了表彰英模大会,出席会议的44名。会上安排了新的生产任务: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深耕细作,推广优良品种等。
2月12日,清丰县委为传达冀鲁豫区党委会议精神,首先召开了县委扩大会,传达区党委关于南下干部提前集合的精神,要求尽快把南下干部配齐,把名单报送地委。接着召开县区干部大会,会上县委书记陈达之作南下动员,县长左一方传达当年生产任务,副书记曹土敬安排扩归(扩军和归队)工作,会议时间3天。
2月底,南下干部集合出发。清丰、卫河合编为一中队共122人(其中16名妇女干部),队长由清丰县委书记陈达之担任。陈达之南下以后,由曹士敬接任清丰县委书记。
4月,我东北大军过境南下,地委指示沿途各县做好迎送工作,我县首先在固城和永固集建立了兵站,还在固城南边的疙瘩庙,北边的李家庄、旧城等村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准备了住房。
5月26日-6月2日,清丰县委召开了由303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主要是:传达党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传达区党委的决议,县委对抗旱工作的部署,还传达了行署麦征办法的决定。
5月28日,卫河县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250人,历时6天。会上由副书记马子英传达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冀鲁豫区党委的决议以及本县对今后农业生产的部署,号召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抗旱备荒。
8月20日,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撤销,平原省成立,卫河县并入清丰县,中共清丰党组织即归属中共平原省濮阳地委领导,曹士敬任县委书记,左一方任县长。这时全县共有党员17370名。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清丰县3000余名群众在北大街广场举行隆重庆祝大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会上,县委书记曹士敬作了《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报告;县武装部部长张鹤桐作了《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经过》的报告。
10月,全县划分为8个行政区,设立8个区委会,1952年9月增设第九区(阳邵)。1955年9月撤区建立农村工作队,保留了仙庄、六塔、固城、阳邵4个区。1957年10月撤区并乡,全县建立17个乡镇。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合并建立13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962年3月又增设双庙、大屯、高堡、巩营4个公社,全县共为17个人民公社。
同月,清丰县国家干部、职工供给制改为包干供给制。
同月,根据濮阳专区通知,清丰县人民民主政府改成清丰县人民政府。
11月5日-11日,中共清丰县委召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出席正式代表438人,列席代表115人。会议总结了清丰县党组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斗争中发挥的坚强堡垒作用。传达学习中央恢复发展生产的方针,讨论通过了《清丰县1950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草案)》。
11月18日,县人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平原省人民政府主席晁哲甫、濮阳专员刘镜西亲临大会指导。会议部署了大生产运动,通过《今冬明春生产工作方针与任务》、《保卫生产》和《奖励妇女参加生产,解除对妇女的封建约束》三项决议。
11月,清丰县医院创立。1959年,改名为清丰县人民医院。
本年,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