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走进党史:清丰大事记(1949-2012)之三十五
发布时间:2023/11/19 10:18:10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关闭本页]

1984年

1月,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始对全县1459名“以工代干”人员进行整顿。经过审查、考评,共有616人转为国家正式干部。

1月,执行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夏粮上市完成征购任务起,开放粮食交易市场。

2月10日-1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三级干部暨农业表模大会,与会1178人,会议重点传达了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就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表彰了74个农业先进集体和249名劳动致富模范。

3月,全县501个行政村党支部进行了改建和改选,普遍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基本结束了大、小队级的体制改革工作。

4月25日,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在全县取缔了反动组织--基督教“呼喊派”,并拘捕了5名首恶分子。

春,全县村镇普遍进行了庄基规划,同时发放庄基使用证10万余份。

春,根据上级指示,对全县大中专以上毕业的789名知识分子进行逐人登记,根据不同情况,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5月8日,黄廷远任县委书记,吕士平任县长。

6月1日,县直一级机构体制改革工作开始。经过认真选拔、考核,至7月20日,县委、县政府34个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全部配齐。随后,其他一级机构的体改工作也陆续结束。

7月10日-14日,举行清丰县第二届政协会议,出席政协委员106名。大会选举魏哲彬为主席,邢秀山、陈清献、王清波、张类思、彭月葵为副主席。

同月,按国务院规定执行粮食只统购稻谷、小麦、玉米、大豆4个品种,其余品种退出统购,进入市场流通,并实行“平转议”(平价转议价)等政策。

8月30日,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草案)》。就计划管理体制、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促进商品生产发展、搞活城镇集体工业、放宽政策、繁荣经济以及建筑业、物价管理体制、工资人事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以保证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9月3日—7日,濮阳市教育局在我县召开集资办学经验交流会,市领导对我县集资办学的积极性给予表彰。至年底,全县共集资942万元,建成标准化学校71所。至1985年底,全县共集资1250万元,建标准化学构205所,盖标准化校舍3036间,大屯乡校舍全部实现了标准化。

9月,清丰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中共清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同时先后恢复和建立了统战部、政策研究室、信访办公室、老干部局、党史办公室等工作机构。

10月1日,根据国家【1984】125号文件精神,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将现行的工商税按照纳税对象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盐税和营业税,将第一步利改税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和调节税加以改进,增加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10月31日,柳格乡五眼井村村长张某一家5人被村民张芳俊、张芳荣杀害。1985年1月11日,市中院在我县召开宣判大会,对杀人犯张芳俊、张芳荣分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大会设主会场(县城)1处,分会场(乡)16处,与会6万余人。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大会,县长吕士平做重要讲话。

11月26日-12月5日,河南省普及初等教育工作队来我县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我县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到了国家教育部“四率”标准,成为濮阳市第一个“普及初等教育县”,获奖电视机三部。

11月,根据省劳动人事厅文件精神,县组织人事部门在瓦屋头、固城两乡分别进行干部选聘合同制试点。

12月17日-2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发展商品生产暨“两户一体”代表大会,与会1700余人。县长吕士平作了《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加快经济翻番步伐》的报告,表彰了271名“两户一体”代表,会后又组织52个致富冒尖户在全县游行夸富。

12月20日-24日,召开我县首届基督教代表会议,学习了党的宗教政策,选举产生了“三自爱国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

本年,全县粮食工作出现了征购、库存双突破,粮食征购入库1亿5700万斤,开创了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本年,我县被列入全省医疗卫生事业三分之一重点县之列,省财政拨款70万元,帮助县人民医院建设门诊楼、病房楼。

中共清丰县委宣传部/清丰县融媒体中心 豫ICP备202102292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2000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2 版权所有 清丰网
举报电话:0393-7239188 举报邮箱:qingfengwok@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