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南省清丰县自然资源局在清丰县隆重举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建单位揭牌仪式。诸清自然资源系统通过两地共建,探索形成的自然资源基层治理“1222”模式,是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
一、坚持“一个引领”,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清丰县自然资源局突出“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做优做实为民服务文章。创新打造“清风自然红”党建品牌,建立“党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相关股室人员负责具体业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级级明确工作任务,形成由下到上、逐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实现对土地纠纷化解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土地纠纷化解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通报工作进展,集中研判复杂纠纷,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到位;建立土地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动态管理突出问题、苗头隐患和群体性事件,提高化解调处反应能力,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上紧“两层保险”,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通过“诉前调解+法律咨询”,为解决土地纠纷套上“双保险”,提升土地纠纷化解质效。调解先行一步,纠纷止于诉前。推荐局退休职工吴桂华和热爱调解、精通业务、会做群众工作的业务骨干担任县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在基层所设立“群众之家”,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实现土地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自“群众之家”成立以来,共受理土地纠纷46件,消除信访苗头20起,解决“钉子案”“骨头案”7起,息诉息访上访老户6人。法律护航服务,群众依法维权。与河南长庚律师事务所、河南优诚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2名执业律师进驻局信访接待大厅,对涉法涉诉事项提供法律援助和免费法律咨询,协助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问题。至目前,执业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519次,化解土地纠纷21起。
三、实现“两个提升”,夯实为民服务基础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提升机关干部业务能力,不断夯实为民服务基础。以学促干增素质。组织开展双周“素质大讲堂”,通过业务能力培训、典型案例研究,切实提高为民解疑答惑、调处纠纷能力。2023年以来,共开展“素质大讲堂”15期,接受群众咨询、来信来访210起、423人次,登记受理9起、9人次,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没有出现复查复核案件和重大群体性非法越级上访案件。创新机制优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局信访接待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真心、贴心、暖心服务,持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严格落实领导接待制度、首办责任制、复查制度、台账制度、初信初访接待等,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在县综治中心设立自然资源窗口,专门负责接收群众诉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到即时诉求、即时答复、即时办理。
四、深化“两地共建”,优化为民服务水平
诸清自然资源系统以“搭建党建连心桥、化解矛盾解民忧”为主题,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建立共享共建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信访稳定视频座谈会,共同研究双方治理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交流经验、优势互补,在机关党建、保障发展、化解矛盾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充分挖掘双方优势资源,不断完善共建体系、制度机制,通过跟班学习、互派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深化两地共建成果,实现“南北枫桥”深度融合。